赛乐网

穿越100年:

民国小学生作文很像“微博”体

 

[小编的话]

“某月某日,校中放假。课余在家,殊无聊赖。闻街外有卖花之声,遂知春日已至。披衣外出,不觉步至山下,牧童三五,坐牛背上,吹笛唱歌。再前行,青山绿水,白鸟红花。”(《春郊游记》,选自《民国小学生作文》)

“月亮来了!她在屋檐上,她在桂花树顶上,她在我们大家的头上,她究竟在哪里啊?清风拂着,桐叶摇着,银光闪烁着。啊,好一个美的秋晚。父亲讲起故事来了。小弟弟听得一双红菱也落掉了,妹妹笑得少吃了一个月饼。我望着明月,只是出神。”(《中秋的晚上》,选自《民国模范学生作文》)

民国那个时候,白话文刚开始普及,孩子们大多在刚从私塾改成的学堂里学习,他们的文章没有太多华丽的修辞及语法,但文字朴素真实,篇幅简短,很多都没超过微博的140个字。题目也和我们今天的类似,比如他们也会写春游,写夏天的雨,写中秋之夜……他们的文章没有花哨的词句,全是平实的叙述,在叙述之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,喜怒哀乐尽在其中,这样的作文不管经过多少岁月,总有打动人心的力量。

因此,本期“友邻书房”,小编要带你玩穿越啦!请和我一起坐上时光机,穿越回100年前的民国,看我们的前辈小学生是怎样写作文的。

 

 

1

美丽的月色

我想起爸爸有时吟哦着一句“月上柳梢头”的诗句。今晚上的月亮,在我看来正好像那诗句形容的一般美丽。

我推开东窗,斜望着挂在槐树尖梢上滚圆的月亮,射着明亮而含着冰凉的光芒,深蓝的天空间散缀着几块棉絮似洁白的云块,随着风向游移过去,把那月儿衬托得更玲珑皎洁了。

明月啊!我真欢喜和你常在一起,你是黑夜里的光明之神,把黑夜的恐怖消除,世界上正不知有多少人向你赞颂哩!

正在这时候,母亲在背后轻轻地唤我去睡觉了,然而我还是对着这美丽的月光,依恋不舍哩!

(《学生模范日记》广州大成书局1947年6月初版)

 

点评

令我感动的是文中提到的爸爸,他竟吟哦着“月上柳梢头”的诗句,如此优雅的爸爸当然会影响到孩子,这篇日记写得诗意盎然!


 

 

2

秋夜

某日的晚上,天气虽不十分热,可是终究还有些闷。我吃罢晚饭,便到同学德明家里去,和他谈了一会儿天,就回来睡了。

我睡在床上,翻来覆去地睡不着,而壁上的时钟,并不因为有人睡不着而延缓一分一秒,嘀嗒嘀嗒的声音,仍是很清楚地传到我的耳鼓里。过了一会儿,“当!当!”敲十点钟,又过了一会,敲十一点钟了。可是,我依然神清气爽,一点没有睡意。听听旁边的人家,都已鼻息大作地睡着了。我想,像这样躺在床上,永远不会入睡,不如下床去散一散步吧!

于是,我跳下床来,独自开了门到外面散步。仰望东方,一轮明月,从东山慢慢地升上来,格外明亮。过了一会儿,却被一朵彩云遮住。阶前的蟋蟀,不住地鸣着,好像在奏着音乐。

啊!这原来是音乐的秋天。秋天的夜里,是最使人适意愉快的。

(《小学模范作文》国光书店1947年再版)

 

点评

“秋天的夜里,是最使人适意愉快的。”不光文字美,还能感受到生活的优雅与美,小伙伴们,你睡不着的时候还会散步赏月吗?


 

 

3

小鸟的自述

作者:王琛森

 

我在春天最快乐,有很好的巢住,有很香的花嗅,有很青的虫吃,有很美丽的风景看,春天真快乐呀!我希望年年四季,都是春天。

夏天到了,我还是继续快乐着,有茂盛的树木,可以避暑,有葡萄棚的葡萄可以吃,有碧清的小池可以洗澡,有很凉的南风吹得我真舒服,还有许多同伴,一同玩耍,真快乐呀。

秋天到了,我觉得渐渐烦闷了,花木渐渐枯了,虫儿也少了,叶儿也落了,玩的地方也没有了,巢儿也旧了,西北风吹来,冷得我战战发抖。

冬天更难受了,朋友们都缩起头来躲在巢穴中了,寒冷的雪落上来了,食物也找不到了,有时巢儿也吹掉了,我几乎饿死和冻死。

 

点评

如果平时没有留心观察过鸟类的,决计是做不出来。先后把时令来做线索,仍使全篇贯串,而并不觉得散漫。童趣天然,民国小清新风。

 

4

我们的教室

我们学校里有十二间教室,向南的有八间,向东的有四间。房屋高爽,光线充足,可算是本县小学中最好的建筑。

我们的教室,是四年级甲组,就在向南的八间的一间。前临校园,后有长廊,右面和三年级丙组只隔着一面墙,左边便是校长室了。因此参观的人,每逢经过我们这间教室时,特别加以注意。

这里有六十三个同学,三十二张桌子,分为八排。我因为年纪小而矮,所以坐在第一排。当面就是老师的讲台,壁上挂着黑板和各种美丽的挂图。室内布置得很整齐,也很清洁,所以全校的“清洁优胜旗”能够常常挂在我们的教室里,真是光荣极了!

实在的,我们的教室,委实是我们理想中的乐园。

(《小学模范作文》国光书店1947年再版)

 

点评

这是一篇说明文,短短的,二百来字就把自己理想中的乐园说得清清楚楚,如今有多少孩子能把自己的学校、自己的教室用简练的语言说清楚呢?比之民国时代的小学作文教学,我们的作文训练太单一了。


 

5

听不见檐下的雨滴声了,只残留着片片的白云,浮泛于天空之中,来往自如。

我疲倦了,出去散步,走到高的石,低的洼,积着秽水的街道里,更加了我的烦闷。

街的尽头,就是乡村的一角。瞧呀!弯弯的溪流,袅袅的杨柳,丛绿深阴之中,列着几座茅舍。旁边的池塘,承受着溪之流水。这地方,我仿佛前日来过吧,但是没有这样清幽。

溪流添了潺潺的汩汩之声,池塘的水,更深澈而澄清了。滨水的杨柳,也柔媚青葱了许多。地上的花儿,在这番新雨之后,莫不娇嫩活泼,生意盎然,愈加可爱,因为它们都受了雨的沐浴。所以绿杨丛中的儿,忙得穿梭也似的飞来飞去,整理他们的被雨之巢。

瞧呀!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致呵!幸福的人儿,都来赏玩吧!

(选自《小学模范作文》上海国光书店1947年再版)

 

点评

一个小学生能拥有如此丰富的辞藻,并且能够如此娴熟地驾驭文字,让人膜拜!

 

 

6

养蟋蟀

 

今年热得那么久长的日子,直到现在才秋风送凉,清爽的秋意飘到人间,这秋天的当儿,有一件玩意儿也许是小朋友们喜欢的,就是养蟋蟀。

记得我在幼年的时候,到了秋天,便很起劲地捉蟋蟀,毒虫也不怕了。那时我捉蟋蟀的本领,自知并不高明,因为:一则要听清所要捉的那只蟋蟀,在哪堆瓦砾里鸣叫;二则要以敏捷的手段,耐心而又细心,不能碰伤它,轻轻地捉住。我时常捉到的,是一只断了须,或折了腿的蟋蟀,因此我常求别人代捉,我在一旁帮忙。捉了回来,当然便举行蟋蟀的决斗了,看哪个凶,哪个弱,怪有味的。

年纪渐长,我觉得让蟋蟀去自相残杀,弄得断头折腿,未免不忍。因此捉来了,便养在天井中的水缸底下,到晚间听它清越的鸣声。

(选自《小学模范作文》上海国光书店1947年再版)

 

点评:这篇作文不仅可以读出童趣,更可以看到成长。从捉蟋蟀、斗蟋蟀到听蟋蟀的鸣声,一个少年拥有了善良的心性,这种成长是多么可贵。



 

 

7

灵岩游记

作者:江耐涵(五年级)

当这秋高气爽,丹桂飘香的良辰,我校举行了远足,我们能欣赏大自然的美景。

二十一日的清晨,我们齐集绿茵场,由汪先生指挥出发,上船启程。我们在船上并不感到寂寞,时而唱歌,时而谈笑,整个船上充满了快乐的歌声。

沿途的美景决不是笔墨所能描写尽的。两岸金黄色的稻布满了大地,远远的山峰好像是沉浸在浓雾中。河水平静得如一面镜子,因船身的震动又不时激起无数的银纹。呵!这是一幅自然的美画,使我的身心怡然。

船行三时,已停泊在木渎镇,我们便弃船登陆,慢慢地步行着。不久,那巍峨的灵岩山已屹立在我们眼前。于是我们便振作了精神,和疲劳与障碍奋斗,努力地向上奔。爬到半山,我们已气喘汗流,疲倦不堪,又是口渴,但我们回首后顾,觉得自己的身体立在云中。于是又振作起了精神,仍努力向上奔。结果,我们终究是战胜了一切障碍,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地——最高峰。这时我们心中充满了愉悦,大家休息着,吃着所带的干粮,恢复原有的精神,向各地去游赏。

当我站在山巅俯视,只见那一块块金黄色的稻田小得竟和砚台一般,一座座的房屋和我们的玩具一般。凑合起来,真好像一张图案画。再远望太湖,在万山之中,显露着一半,很像一面半月形的镜子。我们在山巅上,玩赏了一会,便回到灵岩寺,去看二口大井,只因它含的矿质很多,所以我们把铜元掷下去的时候,会在水中旋转着,慢慢地落到水底。后来我们又去玩了琴台等许多的名胜。

这样游了许久,我们仍旧照着原路下山。在山下我们整了队,回到船上。进城时已是群鸦归巢,日落西山,暮色苍茫,万家灯火的时候了。

    (选自《民国模范作文》)

点评

很难相信这是一篇小学生游记作文!那时的人们之质朴单纯,学校老师对学生心灵培养之注重,同学们课余活动之丰富,真令人神往。


 

 

8

我的爸爸

作者:田小华(六年级)

我的爸爸是一名军人,身材不很高,不肥不瘦,体格很健壮,他已经是四十一岁了,但别人全说他只有三十岁呢。他虽然是一个武官,可是他有满腹的好学问。他为人很正直,十分疼爱我们,每天早上总是他送我们进学校,如果没有意外的事,在放晚学时,他又一定要来接我们一同回家,还要带一包好吃的糖果回来分给我们吃。我们坐在爸爸的身上一面吃着甜的糖果,一面听他讲有趣的故事。每逢星期日,爸爸、妈妈和我们就一同去看电影,爸爸在高兴的时候,我们可以任性地和他玩耍,可是当他在房里写作的时候,谁也不敢走进他的屋子。

自从抗战以来,爸爸参加过多次的战争,至今他身上还留着不少伤痕。近两年来,我们是天天和爸爸住在一块儿,过着很快乐的生活,谁也不愿意离开谁。可是一切事情,全不能如我们的愿望,在前年春天,爸爸做了军事代表团代表赴美国了。他临走时对我们说:“中国胜利了,打退了我们的仇敌,我就会回国。”

自从爸爸走后,我们上学没有人接送,也没有人买糖果给我们吃、讲故事给我们听了,更没有人带我们去看电影了,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寂寞啊!怎不叫我们想念爸爸呢!

现在,胜利的歌声响遍了全国、全世界,素抱侵略政策之国家,屈膝投降,我的爸爸也回来了,我是多么的愉快啊!

(选自《民国模范作文》)

点评

本文以饱含敬意的文笔,描写了其父的慈与严,于家的温情,于国的责任。一个立体而形象鲜明的伟大父亲形象跃然纸上。其中父亲离开后的真切思念,对父爱的渴望,字字句句让人动容。


 

9

扫雪

一觉醒来,向窗口一望,虽然不见阳光,但玻璃窗上却明亮得什么似的。我忙披衣起来,向窗外一望,只见白茫茫的一片。“啊!地上积雪了!”我看见了屋檐上的晶莹白雪,以及正在飘舞的雪花,不觉自语着。

我开始对四野的积雪惊奇地望得出神了。树上更是美丽得可爱,在那灰色的树枝上面,裹着一层白云。房屋上,更好像有人把白粉均匀地铺了一层,按着那瓦片的高低,分出深浅来。“啊!多美丽啊!谁说冬天没有好景呢?”

“来!帮着爸爸去扫雪呀!”忽然听到父亲的呼喊,我便欢欣地拿了扫帚,跟随他走到屋外去。父亲在前面用力地铲,我在后面小心地扫。

我抬起头来,看见别人的地上,也有许多人正在扫雪。我们把雪一块一块地抛在旁边,待屋外的雪都扫净了,再把扫的雪用东西抬进麦田里。

   

点评

观雪、扫雪、抬雪都是生活,凡是生活中的事情都可以做成文章,我们不仅要观察生活,更要自己走到生活中去。


 

 

10

蟹的教训

恐怕是八岁时候的事情吧!曾经得到过一个蟹的教训。

在某年五月的一天早上,约了几个同学,把书包放在远一些的桥底下,这是谁也不会知道的。于是带了土罐,沿着泥塘,一道走到海滨,但见泥滩上满印着蟹的踪迹。于是各人把鞋袜脱下,放在一处,一步一步地向着海滩走下去。这时潮水刚刚退去,泥滩还积着未流完的水,一踏下去,总要埋下五六寸;那久居在泥滩里的小蟹,都在洞边露着半个身子,待人到来,早逃进洞中去了。又见几个专以捉蟹为生的老人,他们用竹竿系上五六条锐利的钩子,一丢一拉,忙个不住,在那一丢一拉的时候,总有几只蟹被捉到,所以不久,他们的笼内将要满了。

我们羡慕他们的本领,可是少了捉蟹的器具,只得用手来捉;无奈将要举手,蟹已钻入洞内,不得已用木片拼命挖掘,费了许多工夫,才捉到一只,放入土罐,我们虽然几个人,可是捉了许久,却没有捉到几只。那时最可笑的,我和一个同学,给蟹钳住不禁大声呼喊,泪流满面,但是一刻即把它征服了,又不觉大笑起来。

回到家中,把所做的事告诉父亲,父亲说:“你们要逃学,所以它要咬你。可以说这是‘蟹的教训’了。”

(选自《民国模范作文》)

点评

这位前辈小学生很聪明,他巧妙地炫耀逃学时的好玩事情,但又没有明着写一篇《逃学的乐趣》。于是,就把这事叙述出来,结尾借父亲之口,对被蟹咬一事做了一个“逃学的教训”的定性。于是此文就貌似一篇悔过检讨,可以公开发表了。

 

11

我的消夏法

作者:郑志清(六年级)

怪讨厌的夏天,无论何人都要咒诅的夏天,白天那一点儿不讲情的太阳,强烈地暴露出他的凶狠,怒视着地球上的一切;晚上那嗡嗡的蚊虫,又哼着凯旋歌似的向我们示威和侵略。唉!怎么得了!

逃不了的夏天,已经来了,学校里也差不多要放暑假了,同学们都预备回老家去。怎样消夏?这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徘徊了许久,因为要有很有意义的方法才行,更不敢于妨碍我的一切。经过多次的考虑,制订了下面几个计划。

在我家院子的左旁,有一间小小的屋子,前面临着河,左右靠着大树,那环境真够好,那一定很凉爽的,而且很幽静的。在那儿睡觉、念书、写字,是非常适宜的地方。所以今天早上,我已经写信给家里,请家人把那屋子打扫干净。

还是和在学校里一样,每天早上,在四点三刻就起床:到院子里或者河畔稍稍地做些柔软体操,半点钟后接着要写大楷和小楷各一张,然后才洗脸吃早餐。上午和下午的时间,预备温习已经读完的课本,余下来的时候,找几个朋友玩盘儿象棋,玩会儿乐器,陶冶我的情操;晚上和家里的人在院子里纳凉,谈谈古今中外的故事,跟弟妹们逗笑,闹玩,这样的消夏还不错嘛!

不过,往日都在一块儿的同学,虽然是暂时的离别,却也感到惆怅,唯有通信罢——在信笺上会面,也是很有意义的,所以和同学们通信,也就占着我消夏方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啊!

 

点评

如今的小学生读了这篇文章,会不会无比地羡慕?小作者有大把的时间自己来做主,自己来规划。而现在的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,每天都被学校和家长给安排得满满的,自己只能去按照要求去做。这一个小时练琴,那一个小时学英语……童年真的只能是这个样子吗?

 


 

<下期预告>香港小学生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