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桂剑雄
天为什么变黑了
驴子和马共同拉着一辆车子前行,天突然变黑了。
驴子说:“已经晚上了,我们找个地方休息吧。”
马怀疑地说:“怎么会呢?从作息时间推测,现在不可能是晚上,何况刚才还阳光明媚!”
驴子说:“只要是天黑了,就是晚上,这永远不会错!”
双方各执一词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正相持不下,天又慢慢变亮了。——原来,它俩遇到了日全食。
不久,驴子和马搭乘一列铁路敞篷货车出行。货车行驶途中,突然又漆黑一片。
驴子说:“真有意思,我们又遇到日全食了!”
马怀疑地说:“怎么会呢?听说日全食很少见的,现在应该是晚上!”
它俩各执一词,正相持不下,天又突然变亮了。
驴子得意地对马说:“我说刚才遇到日全食了,你还不信!”
马羞愧地说:“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,你说得对,刚才我们真的又遇到日全食了!”
这次,它俩都错了。——因为货车刚才正好经过一个大山洞。
不爱动脑子的人,总喜欢用既有的经验看待一切,所以他们很容易被假象所迷惑;而有的人虽然也动脑子,却仅仅停留在肤浅层面,所以他们也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假象所迷惑。
月亮大还是星星大
在一次动物大会上,猩猩问猴子说:“你知道是月亮大,还是星星大?”
猴子不假思索地说:“这还用问吗?当然是月亮比星星大!”
动物们听了,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。
猴子知道自己答错了,脸红得就像它的腚一样。
接着,猩猩又问狗说:“你知道是月亮大,还是星星大?”
狗怕答错了,便说:“奇怪,我为什么要知道是月亮大,还是星星大?”
猴子的回答是可笑的,因为它不懂装懂;然而狗的回答却是可怕的,因为它根本就不想懂,以至连害羞的机会都失去了。
这个合起来的字念什么
张三喜欢吹牛,同村的王二经常当众数落他。张三觉得很没面子,一直耿耿于怀。
盛夏某日,张三故意当着众人的面跟王二吹牛,说他家的小狗很聪明,不仅认识很多常用字,还能说出所有的单音字。
见张三如此夸口,王二忍不住又当众指责他:“说话要诚实,不能为了吹牛,就去说些违背常理的话!”
“你不相信?”有备而来的张三底气十足地说,“那我就用事实说话,证明我所言不虚!”
于是,张三将他家那只训练有素的小狗唤过来,问道:“如果生意做得红火,可以用哪个常用字表达?”说罢,伸出一根手指头。
小狗当即叫道:“旺!”
接着,张三又问它:“如果我往远处看,可以用哪个常用字表达?”说罢,伸出两根手指头。
小狗马上叫道:“望!望!”
“这个可能太简单了,我再问你一个难度大一点的问题,让大家、特别是让王先生相信你确实识字。”随即,张三又问它,“有一个常用字,左边是三点水,右边是王先生的姓,你现在就告诉我们,这个合起来的字念什么?”说罢,伸出三根手指头。
小狗立刻大声叫道:“汪!汪!汪!”
王二见张三如此戏弄自己,气得直翻白眼。
就在这时,王二的儿子走了过来——他是某名牌大学的大学生,暑假前刚刚获得校际辩论赛“最佳辩手”称号。
小王不紧不慢地问张三:“张伯伯,如果您家小狗真的认识很多常用字并能说出所有的单音字,那就请您让它告诉我们:有一个常用字,左边是‘弓’,右边是‘长’,这个合起来的字念什么?要是它实在不知道答案,那您就告诉它这个字是您的姓,念‘张’,然后再让它跟着您当众念出来,行吗?”
听罢这番话,张三顿时哑口无言。在众人的哄笑声中,他只好领着小狗灰溜溜回家了。
写作小课堂
标题是文章的“眼睛”
一篇文章通常由标题和内容两部分组成。一篇文章好不好,主要取决于它的内容质量,但标题是传给受众的第一信息——一个好的标题,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。
一般来说,好标题应该具备以下三点:
一是准确。标题必须符合文章的内容,文字贴切、恰当。文不对题或故弄玄虚、文字晦涩难懂的标题,只能败坏阅读的兴致。
二是简练。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,所以必须简短凝练,力避冗长。比如,本期的三则寓言虽然都是用疑问句做标题,但都省略了可有可无的问号——因为读者可以看出来。
三是新颖。标题应不落俗套,给人新鲜感。常言道“看书先看皮,看报先看题”,新颖有趣的标题才能吸引读者将文章读下去。
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那么标题就是文章的“眼睛”。好标题是内在美(智慧美、思想美)与外在美(语言美、形式美)的统一;它可以是表层含义(字面意义),也可以是深层含义(引申义、比喻义、象征义)。
在考场上,除了命题作文,大部分作文都需要我们自己拟定标题。俗话说“题好文一半”,一个好的标题,能够快速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,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