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,有很多传统习俗:挂灯笼、放鞭炮、吃汤圆、贴春联……然而,你知道吗,我的老家也有很多春节习俗,我保证很多都是你见也没见过,听也没听过的奇葩习俗。
NO.1 —— 忌“死”
大年初一,是绝对不能说“死”字,因为那不吉利。
“哈哈哈!笑死我了!”我和哥哥正开心地看着漫画,只听后面传来严厉的声音:“你这孩子,说些什么?呸呸呸!”我还没搞清状况,脑袋就被拍了一下,“怎么了?”我们莫名其妙地盯着外婆。“老大新年的,什么死不死的?”我们恍然大悟,原来如此。
吃完饭,摸摸滚圆的肚子:“撑死——”死在还没说出口,我立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赶紧捂着嘴,大脑飞速运转,也想不到一个更合适的词,于是改口到:“太美味了,我都吃撑了!”哎,还真是不让人好好说话!
NO.2——忌“药”
新年第一天,是不能吃药的。说是新年第一天吃了药,这一年身体都不好。他们会在年前将家里的药全部扔掉,预示着来年祛病去灾,身体健健康康。如果谁在春节这天生病感冒了,他们会帮你熬姜汤,用酒擦身体,用尽各种土方子,就是不能熬药,吃药。有的老病号也会选择初一当天“禁药”,这几乎形成了一个惯例。我真就不明白了,谁说这一天吃了药一年都不安生?莫非生病还得看日子吗?我初一就从没吃药,但每年也要生病啊,人吃了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,这有科学道理吗?
只有这个习俗是我们最喜欢,并且希望天天都沿用的。因为春节这一天家长们是不会打孩子的,即使孩子调皮,最多也只是严厉的批评。妈妈常说她们小时候在初一这天是最放肆的,因为即使犯了错,闯了祸,也不会挨打。大人们认为如果这一天打了孩子,这一年他都不会省心,因此他们宁可春节当天忍一忍。呵呵,这个有点意思,如果真要这样的话,每个家长都在初一这天选择忍,那么,就不会有这么多调皮的孩子了,家长省心了,老师省心了,大家都省心了。
老家的奇葩习俗还有很多:新年钟声敲响之前必须把头一年的脏衣服洗完,否则第二年运气不好;老南瓜不能在家过年,会招来病痛;春节的早餐必须吃自己包的汤圆,吃得越多,新年运气越好,还有更奇葩的,初一不扫地,因为那是“财”,屋里的垃圾越多,来年的财运就越旺……
朋友们,听了我老家的奇葩习俗,要没有被“惊”到啊,不过,随着时间的流逝,很多习俗也慢慢淡了。我觉得既然是春节,就应该无所顾忌地吃吃、喝喝、玩玩,不要让过多所谓的“习俗”影响了我们快乐的心情,你们说呢?
下雨了
涨水了
洪水张开大嘴巴
河滩不见了
鹅卵石不见了
弯曲的小路不见了
它们去哪儿了
都被洪水吞食了!
只有那艘大船,
越升越高
越升越高
都快升到山顶了
洪水为啥不吃它
因为它的胃装不下了!
妈妈是个马大哈
朝阳小学五四班陈祈杭
我妈妈姓杨,但我严重怀疑,妈妈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应该姓马,后来才改的姓。为什么呢,因为我妈妈是个十足的马大哈。我可不敢乱说,绝对有事实,有根据。
我被评为班级“感动人物”,妈妈答应买本书送给我作为奖励。
一到书店,我便直奔“沈石溪专柜”,其中《五只小狼》吸引了我的眼球,我一看价格,吓了一跳:“26元?会不会太贵了?”我小心翼翼地对妈妈说:“妈妈,26元哟,还是算了吧。”“没问题,只要是你喜欢的书,买!”妈妈拍拍胸口。见妈妈这么爽快,我便高高兴兴地抱着书往收银台跑去……
“26。”阿姨微笑地说。“好勒。”妈妈取下包,麻利地取出钱包,“哗”,拉开拉链,先拿出一张五元的,又拿出两张五角的,她头也不抬地忙递过来:“拿着。”我在心里默默地数着:“6元”。接着拉开了第二层,除了一串钥匙,分文没有,我激动的心情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:“别没带钱啊?”
在我们的热切期待中,第三层拉链被拉开了,我急忙伸长脖子,眼睛都不敢眨一下,生怕错过了,哪怕是一枚小小的硬币。看见一个小小的零钱包,妈妈迫不及待地打开,可是里面除了一张电影卡和两张发票,哪有人民币的影儿啊?
妈妈冲着收银员阿姨尴尬地笑了笑,又在包里东翻翻,西找找,脑袋都快伸进包里了,才在一堆“杂物”中找到了8角钱,“不对啊,我明明有30元啊!”妈妈皱着眉头,小声地嘀咕道。“刚刚20元给我买了文具盒,10元钱给我剪头发,哪还有什么钱嘛。”哎,瞧妈妈这烂记性。
“哦——”我突然想起书包里有几块钱,本来是打算买玩具的,现在看来只有先救急了。我马上打开书包,拿出钱,放在一起算了算:“6元+5元+8角,才12元8角。”还差得远呢! “杭杭,要不,咱们明天再来买吧?”妈妈凑近我的耳朵悄悄地说。“啊?”我的心一下子跌落谷底。
“可以刷卡。”收银员阿姨见我们站在那里进退两难,连忙提醒我们。“哦,好好好。”妈妈像看到了救星似的,再次打开包,手忙脚乱地在大小几个包中找,“这是电影卡,这是名片,这是借书卡,这是……”忙活了半天,终于找到了一张银行卡。
“嘀,刷卡成功。”我们拿着书和卡,灰溜溜地逃出了书店……
怎么样,这马大哈绝非浪得虚名吧!嘘!不要让她听到啦!
礼 物
朝阳小学五(四)班陈祈杭
“儿子,你的生日快到了,爸爸送你一辆二战德国“虎”式坦克的积木吧。” “真的?”这对于二战迷的我来说,简直是太贵重了,“爸爸万岁!”
自爸爸在网上下单那一刻起,那盒二战积木好似有魔力,用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住我的心,让我无时无刻不惦记着——睡觉前查一查,看看发货了没有;刚回家上网看看,物流到哪儿了;吃完饭,拿手机翻翻,还有几天到货……
“喂,拿快递!”“好的,杭杭……”还没等爸爸说完,我就“咚”的一声关上门,朝楼下飞奔而去,不用说,肯定是我的“虎式坦克”到了,我踩着风,以0.01秒的超快速度跑到快递员面前。 一把夺过快递,紧紧抱住怀里,又以猎豹的速度跑回家。
我拿出水果刀,小心翼翼地切开外包装,生怕不小心伤到那精美的包装盒。“哗——”终于撕开了,我抽出包装盒,“哇——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“虎式坦克”:高大威猛的体型,冷酷坚毅的面孔,粗大的火炮,黑洞般的炮口,无坚不摧的装甲。“哇塞,真霸气!”别提当时我有多激动了,小心脏“扑通扑通”乱跳,似乎要从胸口跳出来。
我抱着盒子躺在沙发上,瞪大眼睛翻来覆去、仔仔细细地将盒子看了个遍,包括出产地、零件个数,图上人物的头盔、武器等等,真是越看越喜欢。我不禁拿起盒子轻轻摇,里面传出“哗啦”声好似一曲动听的音乐,带着我在积木的世界漫游。我轻轻摇,静静听,完全沉浸了积木的世界里。
我就这样看了听,听了看,到了晚上,依然乐此不疲,我把积木盒子放在枕头边,趴在床上又把盒子看了一遍,才依依不舍地放下,拿起昨天没有看完的小说看了起来,可我哪读得进去啊,满脑子都是积木,积木,眼睛不时往枕边瞟,妈妈见我对那盒玩具如此着迷,帮我合上书:“哎呀,看你这么喜欢,现在干脆拼了吧。”
这话一传我耳朵,就受到大脑的强烈反对:“NO,NO,NO!” 我连连朝妈妈摆手,“我要等生日当天再拆,和小伙伴一起拼。”妈妈听了,摊了摊手,无奈地说:“随你!”
好吧,我承认,我是个语言的巨人,行动的矮子,我实在忍不住了, “哗——”的一下把盒子里的零件全部倒出来,津津有味地拼了起来……
这是我最喜欢的礼物,生日快乐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