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决“没的写” ——拓展素材的三个妙招
2020-12-15 10:48:43
策划/本刊编辑部 文/青棠没有素材可写,是作文最让人头疼的部分。“生活中到处都是素材啊。”我会这么说。“站着说话不腰疼!”很多大朋友、小朋友大概会这样反击我,并附送两颗白眼。等等,先把白眼和反击收起来,看看我的捡素材妙招,看完之后再决定是送白眼还是送点赞的大拇指呢。妙招一 芝麻变西瓜芝麻变西瓜,要使用魔法了吗?不算!你只要学会发酵就行。知道什么是发酵吗?加一点酵母到面粉中,和面。过几个小时,小小的面团就会变得比原来大好几倍。要捡素材,我们也要学会发酵。发酵什么?发酵事情。比如你走在街上,看到一个小伙子蹲在街边洗头。这是好素材吗?不是!这就是个芝麻小事,写进作文,选材没有新意,内容贫乏,根本写不长、写不好。想要把这件芝麻小事写长、写好,就要加一点酵母,让它发酵变大。这个酵母的名字叫做“慢镜头观察法”。体育赛事视频中常常使用慢镜头。精彩的射门、精彩的跳水、精彩的投篮……,让观众看得兴奋不已。但是精彩往往只发生在一瞬间,为了让观众在兴奋过后细细品味这些精彩,这些瞬间会以慢镜头的方式再次呈现。慢镜头会把动作拉得很慢,让观众看清楚运动员是如何发力、如何完成一系列动作、如何精彩的。妙招二 做个烤串专家烤串,一根竹签或者铁签上穿几块肉或者菜,然后放到炭火上烤,再撒上调料,十分美味!写作文,有时候就要学会穿烤串。什么意思?请看下列小事:1.踩屋顶的影子;2.看见狗睡觉;3.捡到一颗弹珠;4.踩树叶;5.捡到一副老花镜;6.去小卖部买鸡蛋;7.看到一群鸡;8.摘了两朵野花。上面的8件小事,相当于散落的小肉块和蔬菜,单独拎出来,没滋没味。可只要用一根签子,把它们串起来做成香喷喷的烤串,那就十分美妙了。绘本作家陈致元给这8件小事找到了一根签子,做成了一本叫《小鱼散步》的故事。“下午了,我可以出去玩吗?”“好。那顺便帮爸爸买一斤鸡蛋。妈妈今天加班,不煮饭,爸爸晚上做蛋炒饭。”下了楼,小鱼把铜板放进裙子右边的口袋,因为这个口袋没有破洞。然后跟着影子猫走在屋顶上。接着,躲在墙壁后面学哈利叫“汪汪”,可是哈利没听到。在地上,捡到一颗没有主人的弹珠。蓝蓝的,就像猫的眼睛。从蓝蓝的眼睛看出去,蓝蓝的窗户、蓝蓝的墙壁、蓝蓝的屋子、蓝蓝的天空,世界变成蓝蓝的大海,我是大海里的小鱼。跟着落叶走,“喳、喳、喳、喳”,听起来就像吃饼干的声音。在树下,看到一副很想被人戴的眼镜。戴起来很像妈妈。从眼镜里看出去,模模糊糊的,是一个有一点看不清楚的世界。沿着铁皮墙走下去,电线杆旁边就是商店。“哈啰老板,我要买一斤鸡蛋,不是普通的鸡蛋,是做蛋炒饭的鸡蛋。晚餐我想做蛋炒饭,给我先生和小孩吃。”“小姐,这是你要做蛋炒饭的鸡蛋。这颗泡泡糖,送给你家小鱼。”拿着鸡蛋,(小鱼)心里想着:到底是先有鸡?还是先有蛋呢?在墙角边,看到两朵美丽的花。叶子上,有闪闪发亮的水钻石,想把美丽的花送给两个我最爱的人。如果配合着图画来读《小鱼散步》,你会发现这8件小事更有嚼头。但就算只读这些文字,我们也能品出把小事穿成串的妙处了。每一天,每个人都会做很多小事:早晨去上学,一路上会有各种随见所闻;晚上去散步,也会有各种小发现;妈妈下班回家到睡觉之前,会各种忙碌;周末赶各种培训班,会有各种辛苦和埋怨……这些见闻、发现、忙碌和辛苦,都可以串起来写成文章,生活的滋味就在这些烤串似的文章里。妙招三……(更多精彩内容详见《先锋小作家》2020年第12期)